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政策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陷入极端困境,项目交付进度慢、房价整体下行、房企以价换量等因素导致结转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多家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一批房企走向破产。但,经过多轮考验后还能留下来的房地产企业,才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毕竟在寒冬中还能存活下来的企业,肯定是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实力或者竞争力的,而在房地产行业中,碧桂园就是其中之一。3月13日,碧桂园发布业绩预告称,预期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在55亿元到75亿元之间。对此,碧桂园方面表示,数据下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受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不佳及疫情影响,开发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二,面对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对存货进行了较大额的减值计提;三,受美元升值影响,公司在2022年形成了较大额的汇兑损失,致使归母净利润在公司上市以来首次转负。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净损益等影响后,碧桂园2022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是在10亿元到30亿元之间,年度核心净利润为正。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55亿元到75亿元之间的亏损,是整体而言的数据,里面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属于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者偶发性损益。如果碧桂园扣除这部分损益,扣非之后的净利润是正向的,即公司核心净利润是盈利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碧桂园的核心竞争力犹在,公司主营业务依然有利可图,公司基本面没有问题。因为偶发性的损益,跟公司经营业务无关。至于为什么说他的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呢?我们看一下碧桂园的相关数据就明白了。首先,碧桂园在这几轮楼市持续寒冬中存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不错。他通过销售回款、可动用现金管理、审慎投资来维持收支相对平衡,使得整体经营保持稳健。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为3574.7亿元,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面积44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幅度好于TOP100房企业绩整体降幅。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去年碧桂园以全口径销售额4643亿元,继续位居行业第一。另外,碧桂园全年交付量遥遥领先同行,2022年交付近70万套房屋,去年排名第二的中国恒大交付了30.1万套,第三名万科交付了28万套,碧桂园一家的交付量就超过了第二三名房企的总和。除此之外,2022年碧桂园通过公司上下全力的自救,以及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对优质民营房企的大力支持,使得年内到期债券已经全部如期偿付完毕,没有出现任何的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况,信用记录良好。迄今为止,公司现金流保持平稳,融资渠道保持畅通,也让碧桂园在保经营、偿债务、谋发展等方面有了更大空间。2023年以来,碧桂园1月份和2月份的销售额达到562亿元,行业排名第三;销售面积达到698万平方米,行业排名第一。所以,综合来看,碧桂园的基本面没有问题,核心竞争力和财力都是可观的。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怕找不到水皮,错过每天股评文章,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大家的订阅列表里。
顺手点赞是美德,但是也不要忘记点“在看”哦!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