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留言问这个功能在哪找,有知有行的伙伴做了张引导贴 👇 在每个账本的右上角都有一个创建规划的入口(没记过账的话,需要先创建一个账本)
大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规划来一起算算~
后来小伙伴给我讲,因为我昨天原文里说的比较笼统,只说了「有知有行的计算器」。它们客服后台一下冲进去好多用户问「有知有行计算器在哪?」,小伙伴们一脸懵……
这个功能其实叫「创建规划」,咱们统一一下口径,也方便大家需要的时候好能及时获取帮助哈。
没有下载有知有行的小伙伴们可以戳这个二维码 👇
……
昨天还有位小伙伴的留言引起了我注意,他发现:
每当聊投资、复盘过去数据时,大家总说「这是过去的数据,这次不一样」
但一到聊通胀,大家第一句话总是「过去这些年,物价涨了多少多少」
然后我回去把昨天的留言翻了一遍,还真是 😂
实际上长期来看,通胀和投资收益大概率会是个同涨同跌的规律。投资意味着持有资产,而资产在通胀中同样也会上涨(前提是「长期」,至少得看 10 年吧)
我回看了 90 年代我们通胀比较严重时期的数据。现在我们考虑通胀,常常觉得 CPI 每年涨 5% 以上就很高了,开始明显影响生活。而那时候:
1993~1994 年,CPI 涨了 24%
1994~1995 年,CPI 又涨了 17%
但我们同样很难想象的是,那时候把钱存银行一年存款利率居然能到 10% 👇
更夸张的是,从 1990 年到 2000 年,CPI 涨了 1 倍。而同期上证指数从 1991 年到 2000 年涨了 20 倍(年化收益 35% )。即便 2000 年互联网泡沫 A 股也跟着大跌,到了 2003 年,涨幅依然还有 12 倍。
通胀和投资收益,长期来看是个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放在 1~2 年的短期里不明显,比如《股市长线法宝》的数据。遇上高通胀时期,一两年股市投资的表现会很差 👇
👆 但如果视角放到 30 年,不管是高通胀、还是低通胀,股市在扣除通胀以后的收益都还挺稳定的。
……
过去常常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容易,事后看的红利,当时大家并不知晓。但过去常常也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糕,高通胀时期的高利率、高涨幅,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
Morgan Housel 也描述过这个现象:
当思考未来的风险时,你会忽略掉很多背景信息。
当我们说股票会跌掉 50% 时,你可能想象除了股票便宜了 50% 以外,其它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好像没有那么糟糕。
但并不是这样的。
股票便宜 50% 的同时,通常伴随着人们认为世界在崩溃——经济衰退、疫情扩散、政治因素,等等。
那时的你在想些什么,现在的你,很难想象。
往前看如此,往回看也一样。我们往往只考虑了少数几个因素,而忽略了整体的变化。
我们经常谈过去的红利、过去的通胀,但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当时人们在面对什么。
也许过几年,市场涨上去了,未来的小伙伴又会羡慕我们「你们当时买得好便宜呀,如果我也……」。他们可能也很难想象我们今天在面对什么。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2 月保险最推荐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