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上方微信号
领取老马书房第三季专属福利
今日音频导读
各位 喜马拉雅·财马早评 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早上好,2023年的3月16日,今天是周四。
节目一开始强调一下,我们每周的免费报告已经正式上线了,大家到公众号财经马红漫对话框输入【报告】两个字,获取每周的免费行业报告。
另外,我们新一季的读书会现在依然在每周不断间断的更新当中,来获取更多的投资知识和内容,可以到公众号财经马红漫后台回复【读书】两个字,获取相关的内容和链接。
好,昨天晚上美国市场继续是走弱的,多数指数都出现了下跌,道指跌了0.87,纳指是微幅上涨0.05,标普500是跌了0.69。
相应的我们看到的中概品种也都是相应走弱的,所以对于今天的A股市场来说,在外围角度来讲是相对偏弱的。
美股再次走弱的原因,主要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银行,叫做瑞士信贷,这家银行也出现了爆雷。
瑞士信贷这家公司,首先从银行角度来讲,它跟之前的硅谷银行有所不同,严格来讲它不是总部在美国的银行,所以昨天欧洲市场跌的也比较厉害。
当然比较重要的一点,它跟硅谷银行的区别,它是所谓系统重要性银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之前的硅谷银行,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规模,瑞士信贷相当于4大行的规模。
所以这样的银行如果爆雷的话,对欧洲金融市场,连带着美国金融市场,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第三个压力比较大的事,就是瑞士信贷这事,它目前的股东是沙特的,沙特因为持股限制的问题,也没有办法进一步为它增资去买单了,所以各种问题,现在瑞士信贷这边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当然很多人问了,这跟我们A股有什么关系?严格来讲关系不是那么大,但是金融市场的这种情绪跟波动它是会传染的,不可能全球市场都在大跌,这边就单独在这涨。
这个就很难,所以金融市场的传导性,比流感还要厉害,传起来是非常厉害的。
而瑞士信贷这事,具体的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布,因为它只是说它即将发布的报表当中,将会存在所谓的重大缺陷。
但这家公司在过去历史当中,已经不断地出现了一些投资方面的失误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个事情大家可能一时半会搞不太明白。
但是正因为搞不太明白,进入救助可能也不及时,这个事情持续性可能比硅谷还要更长,搅扰要跟大家先做一个通报,当然我们要看后面相关细节的进一步跟进。
第二件事情,就是昨天发布的月度经济数据,我们昨天晚上简单给大家讲了一下,今天再稍微总结一下。
整个月度经济数据来看,应该可以用4个词来形容——企稳回升。
从数据上来讲,我们做了一个简单测算,因为月度数据是不公布所谓同比GDP的增速的,但是我们根据发布的工业增加值消费数据,做了一个简单测算。
大体上看出来,今年的前两个月的经济增速,对比去年增速大概是在4.5%左右,这个数值当然比去年全年的3%要好,但是你说好到哪里,也不能算。
因为我们全年增长是5%的目标,如果前两个月只有4.5的话,意味着后面要发力,当然由于统计基数的原因,今年二季度会非常忙。
二季度会直接跳到7%甚至8%,但是从增速4.5来讲,也没有那么忙,所以基本上还是一个企稳回升,而且基底不是特别稳固,房地产的犹豫的企稳,依然是相对偏弱的一个状况。
消费有一个报复性的状况,但这种报复能不能持续等等,所以后面还是要看政策发力。
我们觉得政策如果至少两方面,一方面是真的有硬的政策发力,另外一个至少是改变可以改变市场预期的一个发力,我觉得这两点都还是值得去关注的。
今天我们也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节目,来关注一下最近市场的一些热点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进入到我们今天的特别节目的板块当中。
马红漫:其实大家也关注到了。从去年开始的整个基建行业都表现非常火热,到了2023年,我们看到整个基建板块,特别中字头的基建板块依然是市场主要的发力点。
根据业内的相关的预测,多方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的基建投资预计同比增速将会达到10%以上,而且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也正因此,大家对整个基建板块投资非常关心,所以我们今天就透过特别节目来为大家带来相关的讲解。
我们有请到了一位重磅嘉宾,他是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徐成城。
徐成城:马老师您好。
马红漫:好嘞,请您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如果站在2023年第一季度这个时间点上,您对于整个基建板块全年的走势是怎样看待的呢?
徐成城:我个人对于基建板块应该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说我们整个2022年的基数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2023年其实是复苏的一年,我们看到去年从疫情之后的一些政策的放开,很多复工复产、劳务到位率都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其次在地产基建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过去某些行业比较紧的政策出现了一些放松,这都是利好整个基建地产产业链的。
我们从今年的一个情况来看,尤其是在一季度一二月份,整个工业需求是在一个全面的回暖过程之中的。
目前,钢材、水泥、沥青这一类基建和地产的上游原料建,他们的需求同比增速已经转正了,这就代表着我们整个的像开工率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
其次我们看到说在房地产方面,除了一些二手房市场以外,近30个城市的新房销售数据,也达到了2019年疫情前的农历同期水平。
因为我们有春节的一个扰动,可以说疫情压制的一些居民刚性的购房需求,正在一季度集中反映出来。从开工率来说,全国开复工率已经接近90%的一个水平,然后劳务到位率也是在春节之后达到了接近85%的这么一个水平。
1月份我们看到了信贷的放量之后,票据转贴现利率还在持续的上行,并且已经达到了一年以来的高位,就说明整个2月份的实体融资需求在加速好转中。
所以从以上的这些数据的角度来看,在一些高频数据的验证之下,我们认为在疫情之后,整个内生的修复驱动之下,上半年我们看到基建还有房地产产业链有一个基本面回升的趋势。
我觉得这是不会改变的,尽管我们可能中途会受到一些数据扰动,比如数据表现得好一点,我们整个板块或者相关的股票价格会表现好一点,数据表现的差一点,还有可能出现调整一点,但是整体应该是一个向上恢复的过程之中。
第二,我们看到目前的话,金三银四的一个传统旺季可能还有一段的时间,现在还没有到一个验证,今年的经济复苏到底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当前站在我们一季度这个时间点,我觉得整个复苏逻辑是不会去证伪的。
第三,我们看到说像19年的时候,其实整个的居民信贷是比较弱的,当时大家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看法可能跟现在不太一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上说,2023年这一轮的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是非常的牢固,疫情期间受损的一些细分的领域我觉得还是需要一些比较宽松的政策来呵护它的。
所以,宏观政策全面转向收紧的概率其实非常低的,所以说整个市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反映出政策收紧的预期。
因此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我们还是认为未来的政策还会去趋向一个宽松,呵护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复苏环境。
所以整体而言,我觉得像基建地产的产业链,包括它的上游的建筑、建材、钢铁、煤炭、水泥以及下游的家居、房地产等等,都会受益于我们整个复苏的状态。
不论结构节奏或者是力度怎么样,但是我们的实体的基本面趋势肯定是向上的,至少从今年上半年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不能去证伪的。
下半年的话可能会有一些其他因素的扰动,但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复苏的状况,个人觉得下半年依然还是一个复苏状况会比较好的时期。
马红漫:好,谢谢成城总对整个基本面的一个分享,我觉得今天非常难得请到的徐总来参与交流,所以我觉得您刚才提到很多客观的数据,不妨得给大家讲讲相关的分析的方法。
比如说如果大家去关注和投资基建板块的时候,我们应该着重关注哪些宏观方面的数据,把方法也介绍给我们,好不好?
徐成城:好的,宏观数据其实就包括社融数据信贷数据之外,还有一些跟基建或者说是整个地产产业相关的,包括国内的长短端利率,因为整个地产和基建行业对利率是比较敏感的。
还有专项战略数据,它通常而言会和我们的基建投资有比较密切的一个相关性。
除了这些宏观数据之外,我个人觉得中微观一点的数据也可以关注。如果我们要去跟踪一些相对而言比较高频的数据,可能还包括了像螺纹钢、玻璃,还有一些建筑建材,像水泥价格以及库存的情况。
包括建筑企业的企业在手订单,还有我们的新房二手房的一个销售和新开工面积,因为它通常反映的是基建和地产投资的一个情况。
挖机开工小时数和水泥的出库量,这些是反映在当前状态下整个行业是否景气,这些数据我个人觉得其实这个分析还是比较复杂的,投资者可能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才能够去判断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投资的一个指引作用。
但是整体而言至少在大的层面上,投资者如果看好的是整个经济的一个复苏,或者说强复苏的逻辑不变的话,对于这些中微观的一些数据,每一次数据的不及预期,或者说是一个相对而言短期的扰动,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上车的时期。
马红漫:好的,回到我们当下,因为大家都比较关注基建板块,因为对我们整个经济复苏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客观来讲,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基建板块股价走势确实比较强。
站在这个时间点当中,对于我们这些关注基建板块的普通投资者,您在策略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给到大家?
徐成城:好的,马老师是这样的,我觉得在我们今年投资基建这条主线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是可以和我们的国企央企改革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今年也是我们去提升国企央企估值的一个大年。
所以说整体而言,我们通过一些指数工具去投资那些在建筑行业国央企占比比较大的指数基金,其实是更适合于我们去捕捉整个建筑行业上升的贝塔以及国央企自身在估值调整,或者说估值改革中所形成的阿尔法收益。
比如说央企共赢ETF(517090),这个指数它87%接近90%都是传统基建产业,而且央企国企的占比非常高,覆盖了整个产业链。
从上游的建材钢铁到中游的机械,再到下游的交建,交通运输建筑等等,基本上都是国家在基建方面重点发力的一个领域,其中我们还有11%是新基建产业,包括我们的通讯等等。
这些事实上它就有一个增强的作用,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它去投资我们的基建板块,另一方面国央企自身而言有它的阿尔法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看到,今年到这个月的月初为止,整个建筑板块的PE接近是12倍的一个水平,11.86倍,是近10年以来16%的一个分位数。
横向对比来看的话,国央企它的一个估值水平在当前来看只有6.7倍,是远低于平均的一个水平。
而且我们要知道国央企在建筑行业中的占比是非常大的,全部A股中的国央企的市值占比是接近47%也就是一半的水平,在建筑板块中它占比就已经达到了60%,主要都是集中在房建基建。
在当前情况下,很多的公司都是处于一个破净的状态,被明显低估了。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在去年年底提出,它有一个估值重塑的过程,我们过去的估值体系相对而言是比较重视短期盈利的水平和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的。
但是我们看到说很多国央企它事实上是拥有一些优质的资产,并且有很大的一个盈利提升的潜在实力的。
即使我们把这些潜在的或者说未来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刨除之后,我们也要看到说,目前第一,国央企估值很低,但是我们看到说在整个的国央企在建筑行业,它的规模增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快的情况。
整个的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加上它的一个资产质量,都使得国央企它存在的一个估值向上修复的空间,所以说我们通过这样的产品去投资建筑行业的国企央企事实上是更好的。
从短期来看我们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下,我们看到说国央企尤其是建筑板块的国央企估值是能够恢复到一个估值的合理水平。
从长期来看,建筑央企当前的一个改革方向是更加会偏向市值管理,而且它还有布局了一些新兴的一个产业,再加上我们看到说esg投资中,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不断提升。
这些情况来看的话,它的估值都是长期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的。所以说我们在投资方面,我个人觉得投资像央企共赢ETF(517090)这样的一个指数基金产品,事实上是投资建筑板块或者说是基建板块的很好的一个投资工具。
马红漫:谢谢成城总的介绍,对于基建板块的关注,不只是基于经济复苏或者政策的刺激,也要考虑我们现在最新的整个央国企的估值重估的大的政策背景。
好,相关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或者承诺,如需购买相关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提前做好风险测评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
好,感谢各位收听我们今天的节目,大家关注的市场的话题,我们认为近期可能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但是基本的原则,还是确定无疑的,整体今年应该还是可以赚到钱的,对于我们操作来说,不要追高,还是等着它有所调整的时候再进一步的介入。
如果您通过喜马拉雅收听我们节目的话,请务必点击我们节目的关注按钮,这样我们节目更新之后第一时间,您就可以获得相关内容了。
市场动荡不安,找准时机分批加仓,助您做到攻守兼备!
2种加仓策略供您参考:
1、参考账户累计收益率进行加仓。比如收益率每降低5%,依次设置加仓金额档位,收益越低,加仓金额越高,以此来平衡成本。
2、参考指数点位加仓。比如指数每跌100点加一次,依次设置加仓金额档位,点数越跌,加仓金额越高,以此来平衡成本。
利用闲钱分批加仓,不仅能帮助您摊薄投资成本,还能助您平稳度过震荡时期,把握长线投资机会。
好,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
您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也希望各位多多的点赞、转发,推荐到您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各个群里,拜托大家,再见!
🔼 长按识别二维码,领取老马书房第三季专属福利
关注【财来问】,收听老马晚评!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B站和头条账号!
Bilibili:马红漫 / 今日头条:马红漫
1.活动主持/演讲邀约
联系邮箱:mahongman@youeramedia.com
2.内容转载/媒体商务合作
微信:16621656473(请备注合作方向)
*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精彩文章、财经要闻,请加星标!
读完文章点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